Open Access. Powered by Scholars. Published by Universities.®

Applied Linguistics Commons

Open Access. Powered by Scholars. Published by Universities.®

Theses & Dissertations

2003

Articles 1 - 2 of 2

Full-Text Articl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忠信與操縱 : 當代基督教《聖經》中文譯本研究, Cho Yuen Lam Oct 2003

忠信與操縱 : 當代基督教《聖經》中文譯本研究, Cho Yuen Lam

Theses & Dissertations

在基督教群體中,《聖經》向來被視為上帝的話,享有絕對的權威。 翻譯《聖經》的工作皆以忠於原文為首要目標。不同語言的《聖經》譯 本的數量早已成為古今中外譯本之冠。近一百多年來,基督教中文《聖經》的翻譯工作持續不斷,新的譯本相繼問世。這些譯本都宣稱以忠於原文為翻譯目的、比舊的譯本更忠實可信。然而《聖經》的原文早已遺失,不同譯本依據的源文又各有不同,譯本宣稱忠於原文的各種說法,不免有名不符實之嫌;而所謂忠信,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變動而相對的概念。本文擬採用描述性翻譯研究的方法,借用安德烈•勒菲弗爾 (André Lefevere) 的理論,嘗試從意識形態、詩學、贊助人三方面,探討聲稱以忠信為翻譯目標的當代《聖經》中文譯本在翻譯過程中對原文的操縱情況,揭示《聖經》中文譯本名為忠信、實為操縱的翻譯現象。


意识形态、诗学与文学翻译选择规范 :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翻译研究, Mingjian Zha Sep 2003

意识形态、诗学与文学翻译选择规范 :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翻译研究, Mingjian Zha

Theses & Dissertations

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一直受到排斥,在中国翻译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边缘的位置,在50-70年代更被视为"颓废文学"、 "反动文学"。70年代末,中国开始译介(后)现代主义文学,但引起了激烈的论争。译介者运用种种阐释和翻译策略,终于使(后)现代主义文学"合法地"进入中国文学系统,并从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比较中心的位置。(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翻译影响了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面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当代中国的文化际遇,非常生动地说明,文学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译语文化多元系统对外国文学的文化操纵和利用。

本文采取史论结合的方式,以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论作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等人的理论作为探讨具体翻译现象的理论视点,在当代中国文化多元系统动态演进的时空中,分析意识形态、诗学、文学体制与文学翻译选择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关系,由此阐释(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50-70年代被边缘化,在80年代被中心化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原因。本文还从翻译文学经典形成的角度,考察(后)现代主义翻译文学经典对8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以及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最后,作者根据本文研究,对系统理论进行了反思,并对如何拓展翻译文学史研究空间,提出了个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