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ccess. Powered by Scholars. Published by Universities.®

Sociology Commons

Open Access. Powered by Scholars. Published by Universities.®

Articles 1 - 18 of 18

Full-Text Articles in Sociology

沒有年齡的課室 : 成效評估研究報告, Meng Soi, Florence Fong, Chak Kwan, Dickon Chan, Ka Hing, Calvin Lau, Ka Chung, Tom Kwong Jan 2024

沒有年齡的課室 : 成效評估研究報告, Meng Soi, Florence Fong, Chak Kwan, Dickon Chan, Ka Hing, Calvin Lau, Ka Chung, Tom Kwong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背景

香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持續加劇,傳統的家庭照顧模式已難以滿足老年人和幼童在身心發展上的需求,需要探索新的跨代互助模式。因此,和悅社會企業於2023 年夏季舉辦了一項名為「沒有年齡的課室」的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課程」)。該課程旨在為長者及幼童提供共學的機會,推動跨代連結與互惠。為了更客觀地檢視「沒有年齡的課室」的實施情況與成效,以及探討在香港推行跨代共學的可行性,和悅社會企業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對該課程進行了評估研究,並撰寫了此報告以供相關持分者參考。

研究方法

2. 研究採用定量研究及定性研究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混合研究法 (Mixed Methods) 進行。除了透過問卷調查和聚焦小組去收集參加者對課程的看法外,同時分析課程的數據、進行實地觀察,以及檢視相關文獻資料,從而更全面地瞭解整個課程的實施情況、對參與者的影響,以及探討計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研究結果

3. 本研究於2023年6月至9月期間成功對實驗組及對照組參加者進行了兩輪問卷調查,收集參加者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長者及幼童的家長讓他們的孩子參與計劃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想學習新知識 」(長者學員:72%;幼童:73%),其次為「進行跨代接觸交流」 (長者學員:60%;幼童家長:54%),第三個主要原因是可以「嘗試新事物」(長者學員:40%;幼童:54%),以及可以「認識新朋友」 (長者學員:36%;幼童家長:50%)。至於計劃對參加者的影響方面,本研究透過比較實驗組 (即參加「沒有年齡的課室」的長者及幼童學員) 與對照組 (即課程無長幼共學成份)參加者在對雙方態度、自尊心及自信、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前後變化。從分析結果顯示,長幼學員在修畢本課程後,對彼此的態度 (長者學員對幼童態度:實驗組增長17%,對照組下降1%;幼童學員對長者態度:實驗組增長19%,對照組增長7%) 及幼童學員的社交技巧 (實驗組增長9%,對照組增長1%) 之增長達統計學顯著程度,足見本課程成功透過長幼共學的方式去改善長幼對彼此的觀感和態度。至於對課程的體驗方面,長者學員及幼童學員之家長均給予高度評價和評分,以1-7分為量表去評價,參加者普遍對課程感到十分滿意 (長者學員:平均分為6.07分;幼童學員:6.29分)、並表示若和悅社會企業日後舉行類似課程會再次參加(長者學員:平均分為5.33分;幼童學員:6.41分) 和向別人推薦此類課程 (長者學員:平均分為5.33分;幼童學員:6.29分)。概括而言,從統計結果反映了課程為參加者帶來很多正面影響,特別是長者或幼童態度之改善比沒有跨代共學成份的課程更為顯著。

4. 此外,本研究邀請了參與課程的長者、幼童家長、和推行「沒有年齡的課室」計劃的同工進行了3 場聚焦小組以深化對問卷調查結果,並進一步探討可如何改善計劃之推行及在社區推廣跨代共學的模式。從結果顯示,長幼學員透過參與本課程互相接觸及互動,增加彼此了解,使彼此的觀感及態度亦變得正面,達到促進跨代共融的目標。同時,幼童的社交技巧、接觸長者的動機及幼童的個人成長亦有所提升。長幼學員、課程導師及項目統籌人員均表示參加者能愉快地學習和十分享受參與本課程。

5. 從不同的的數據作綜合分析,促進「沒有年齡的課室」的成功因素包括: (i) 1對1的長幼配對,增加長幼學員之互動機會以便建立互信關係以及日後的情感聯繫; (ii) 課程時間節數安排要配合幼童的學習時間表 (如與暑假活動分開、每堂時數能讓幼童學員專心等) ;及 (iii) 招募適合的參加者,以其年齡、興趣喜好及性別進行配對 (如女性參加者明顯更為適合參與此類以幼童為對象的活動計劃)。

6. 關於課程的未來發展,研究建議推行機構可考慮以下5 個要點:(i) 除以1對1長幼配對外,亦可考慮同時加入1位長者對數名幼童,或1名幼童對數名長者的混合模式,這樣可以增加長幼學員與不同參加者的互動機會,進一步培養社交技巧;(ii) 可增加針對長者學員的課程內容 ,讓長者以學生身份投入各個課程活動;(iii) 讓一些能力比較高的長者參與課程設計及教材 (如讓長者準備自己過去相片與幼童分享過去時代點滴生活),為長者充權;(iv) 微調課堂時間以配合長者的活動時間表 (如可參考現時日間長者中心的活動時間);及 (v) 增加人手安排編制至5至8人,以便在推行活動過程中提供適時的支援 (如增設社工以應付課堂上幼童學員突發的情緒問題)。

總結

7. 綜合各種數數據證明「沒有年齡的課室」有效促進跨代共學與互助,為長者建立正面形象、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亦能令幼童認識如何與長者溝通,改善社交技巧以及提升自尊感等。因此,其他長者服務機構、企業及教育團體可以仿傚此活動,在幼稚園 (即幼兒期) 便引入跨代共學的元素,促進代際間情感、知識與文化的傳遞,重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價值觀,建立一個強調代間互助和共融的社會。


香港居家安老面對的挑戰 : 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之經驗, Chak Kwan, Dickon Chan, Meng Soi, Florence Fong, Mun Yu, Vera Tang, Lai Ieng Jay Lau, Kui Wai Gordon Chick, Sheung Wan, Wanda Wong, Kong Lung Yeung Sep 2023

香港居家安老面對的挑戰 : 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之經驗, Chak Kwan, Dickon Chan, Meng Soi, Florence Fong, Mun Yu, Vera Tang, Lai Ieng Jay Lau, Kui Wai Gordon Chick, Sheung Wan, Wanda Wong, Kong Lung Yeung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隨著人口老化,居家安老成為香港社會重大的挑戰。政府多年來提倡「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政策方針,透過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減少院舍入住率。然而,政策需要由家居環境、以至社區支援互相配合,創造可供市民居家安老的先天條件方能成事。本研究旨在探討香港推行居家安老時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研究團隊訪問了30名60歲或以上、曾經或正在使用長者服務的使用者和19名從事長者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行業的服務提供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長者居家安老的狀況和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的成效。

研究團隊綜合了長者居家安老的狀況,提出了幾方面的改進建議。在家居環境和社區設施方面,建議 (1) 政府應主動協助長者改善「居住環境」和安裝「緊急呼叫系統」,並(2) 建設合適長者的公共交通工具和道路設施和交通配套。在醫療層面方面,建議 (3) 資助有緊急需要的長者使用私營醫療服務、(4) 擴展醫療券計劃至購買坊間藥物和 (5) 改善普通科門診醫療預約系統和公開長者預約專籌的數量及其使用狀況。在長者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方面,建議 (6) 檢視社區照顧服務券的宣傳和使用狀況、(7) 對長者家庭進行家訪,及早識別有需要個案和 (8) 檢視未來各區長者比例,規劃長者設施服務。

研究團隊分析了社福機構人員在提供長者服務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後,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議,分別爲 (1) 改進安老服務人員資歷架構和服務外包、(2) 簡化並加強服務資訊的宣傳、(3) 優化一站式服務平台及個案管理和 (4) 制訂長遠的安老政策方向。


「社交媒體、視訊會議平台和樂齡產品在長者院舍的應用情況」研究簡報, Chak Kwan, Dickon Chan, Sheung Wan, Wanda Wong, Meng Soi, Florence Fong, Le Gao Aug 2023

「社交媒體、視訊會議平台和樂齡產品在長者院舍的應用情況」研究簡報, Chak Kwan, Dickon Chan, Sheung Wan, Wanda Wong, Meng Soi, Florence Fong, Le Gao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香港的老年人口增長迅速,從1988年至2018年間,老年人口由46萬增加到127萬(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 2019)。隨著人口老化,長期護理服務需求也相對增加。資助安老院舍的平均等待時間長達20個月(香港政府, 2021)。在2017至2018年間,有40,000人在輪候資助安老院舍,其中6,600人在等候期間去世(香港政府, 2018)。安老服務業一直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2017年的相關職位空缺率為15-20%(香港政府, 2017)。2013年的研究統計發現超過一半的安老服務前線員工超過50歲(勞工及福利局, 2019)。隨著退休潮的來臨,人力短缺的問題會進一步加劇。因此,科技與安老服務的結合被視爲減輕人手壓力的方向。結合科技和院舍服務不僅可以減輕工作量,還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社交媒體和視訊會議平台可以減少在訊息傳遞上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樂齡科技產品,諸如可穿戴設備和遠程監控傳感器,可以讓護理人員更快捷和系統化地掌握服務對象的狀態,從而減少親自監測的次數(Chen, 2020)。因此,自2017年起,香港政府與各部門積極推廣樂齡科技,並於2018年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幫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香港政府於2022年更將此計劃擴展至其他非資助的私營或自負盈虧的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在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下,大部分安老院舍因為防疫工作量的增加而面臨更嚴重的人手短缺,不少院舍開始將科技融入服務,以應對疫情衍生的需求和改善現有服務質素。然而,香港院舍對於如何應用社交媒體、會議平台和樂齡科技產品的研究甚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瞭解院舍應用相關科技的情況,並提供應對有關障礙的政策建議。


江門市居家養老研究報告 = A Research Report On Ageing In Place In Jiangmen City, 嶺南大學-五邑大學居家養老聯合研究創新中心 Jun 2022

江門市居家養老研究報告 = A Research Report On Ageing In Place In Jiangmen City, 嶺南大學-五邑大學居家養老聯合研究創新中心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本研究旨在瞭解江門市”社區居家養老”的狀況及需求,以便當局制定服務,讓長者能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養老。

硏究採用「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的方法,以問卷收集了482位居住在江門市城市、鄉鎮和農村60歲或以上長者的個人狀況和對居家養老的意見。

硏究發現8成以上長者偏好在家養老及覺得其現在居所環境適合養老,但超過一半長者居所的安全性成疑,這包括居所存在鼠患蟲患、住屋光線不足和缺乏維修等。另外,有大約3成認爲社區設施便利性有待提升。

在社交支持方面,超過8成老年人擁有良好的社交支持網絡,出入醫療場所和在生活上遇到難題時能獲得幫忙;少部分無法尋求任何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尋求正式機構協助的長者不多。

在財務狀況方面,約6成長者主要收入來源為退休金,另外少於半數老年人依靠兒女資助。有部分受訪者依賴存款,政府補貼和勞動收入。受訪者月收入偏低,以1000~4000元爲主,部分沒有任何收人。被訪者的醫療保險覆蓋率接近9成,約有2成人對承擔醫療費用感到吃力。

參與是次研究的受訪者普遍身體狀況和自理能力良好,7成以上滿意當前生活狀態 (包括居所狀況、社會支持、居家安老安排、社區設施及其生活條件),認爲目前條件能支持他們居家養老。

本研究提出五大建議。第一,雖然目前大部分受訪者滿意當前生活狀態,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水平仍有改進空間。為應付老年人口急增,政府應加速發展養老業。第二,社區和居家環境需配合長者的身體機能和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以支持他們在家養老。第三,爲減輕長者醫療費用的負擔,建議政府篩查符合救助標準的長者,提高老年人醫療補貼。第四,為了讓更多老年人能在社區組織中獲得適切的正式服務支持,政府應加大服務購買力度,增加服務名額同時提升服務質素。第五,子女對年長父母的陪伴和依靠是不能缺乏的,但部分子女沒有很好地履行贍養義務。爲增加子女對年老父母的照顧力度,政府應從教育、媒體方面營造社會尊老敬老氛圍。


香港鄉村地區長者居家養老的需要:錦田例案報告 = The Needs Of Ageing In Place In Rural Hong Kong: The Case Of Kam Tin, Chak Kwan, Dickon Chan, Mun Yu, Vera Tang, Chak Lung Lam, Wing Yin Li, Mei Ling Lee, Seung Wan Wong Sep 2021

香港鄉村地區長者居家養老的需要:錦田例案報告 = The Needs Of Ageing In Place In Rural Hong Kong: The Case Of Kam Tin, Chak Kwan, Dickon Chan, Mun Yu, Vera Tang, Chak Lung Lam, Wing Yin Li, Mei Ling Lee, Seung Wan Wong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香港面臨人口高齡化,政府統計處(2020)估計65 歲或以上人口會由2019年的120萬增加至2039年252 萬。長者佔總人口比例亦由18.4%上升至33.3%;而老年撫養比率(65 歲及以上人口相對每千名15 至64 歲人口的比率)將由249大幅上升至508。這意味着社會在撫養和照顧長者, 將會面對更大的壓力。另外,老年家庭人口亦不斷增加, 家庭所有成員均為長者的數目從2006年大約18萬上升至2016年超過30萬(增長67.4%);獨居長者佔長者人口的比例亦由11.6%上升至13.1% (政府統計處,2018)。面對人口老化﹑雙老及獨居家庭等問題,社區需要有更全面的支持配套,才能使長者有良好的生活質素。

香港「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政策源於政府於1977年發佈的《老人服務綠皮書》,強調居家安老為服務原則。該綠皮書(政府社會事務科,1977,頁5)指出,在社會及財政上而言,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提供適當的社會服務以幫助老年人能繼續與社會接觸在一起…當一個家庭在照顧老年人方面感到吃力時,政府便提供各種服務作爲對家庭一種的支持和協助。使老年人能繼續在家庭生活。

儘管政府一直強調「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但多年來的資源分佈仍是以院舍照顧服務佔較大比例 (香港政策研究所,2017;羅致光,2018)。政府近年開始作出規劃上的調整,安老事務委員會(2017)於2017年發佈《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建議加大社區照顧服務的比例,將社區照顧服務及院舍照顧服務的名額比率 由2016 年的1:1.3 加大至2031年的1:1.1(安老事務委員會,2017;羅致光, 2018)。因此, 加強「居家安老」政策,將會是政府其中一個安老服務規劃方向。

雖然政府及不同的社福機構在「居家安老」方面都有提供長者服務,但服務主要仍集中在城市,居住鄉村的長者因缺乏資源和渠道,較難得到協助。以居於元朗錦田 的長者為例,公營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單位,全部位於元朗、天水圍或朗屏市區(社會福利署,2021),與他們的住處有一段距離。此外,針對鄉郊長者情況的「居家安老」服務規劃,亦未有在《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中提及。因此, 本研究選取錦田區的長者作為主要訪談對象, 以了解鄉郊長者的「居家安老」情況。

錦田有悠久歷史,為最早來港定居的鄧氏族人居住地,有相當豐富的歷史建築群(陳天權,2016)。錦田面積龐大,近年開始規劃的錦田南和錦田北,佔地約1,400 公頃 (政府新聞公報,2014),佔元朗區14,430 公頃約一成面積,但人口只有 13,489,佔元朗人口約2% (政府統計處,2017;民政事務署,2021)。政府在錦 田規劃大綱中,仍保留不少地帶作「農業」、「自然保育區」或「鄉村式發展」用途(政府新聞公報,2014,2018)。因此,錦田仍然是本港主要的鄉郊地區之一。

本研究希望了解錦田長者的居家養老狀況和需求,為發展鄉郊長者服務的提供參考 資料。研究團隊探討長者於三個範疇的狀況,包括「社交支持」、「居所及社區支援 服務」和「長期護理服務的認識及意見」,並針對這三部分的發現提供相關建議。


江門市居家養老需求研究報告 : 城市深度訪談 = The Needs Of Ageing In Place In Jiangmen City : In-Depth Interviews In Urban Area, 嶺南大學-五邑大學居家養老聯合研究創新中心 Aug 2021

江門市居家養老需求研究報告 : 城市深度訪談 = The Needs Of Ageing In Place In Jiangmen City : In-Depth Interviews In Urban Area, 嶺南大學-五邑大學居家養老聯合研究創新中心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本次研究旨在調查江門市老年人居家養老的現狀,探索服務需要,提升江門市老年人的生活質素。研究採用定性研究方法,對21名城市老人進行了深度訪談,調查日期從2020年7月到2020年9月。在這21名受訪者中,女性是11人,男性是10人;60-74歲的老人有9名,12名老人在75歲以上;與他人同住的老人有10名,11位老人是獨居。

研究檢視了江門市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居家養老方面的需求,包括住房滿意度、社區設施情況、患病者個人護理需要及生活水準、健康資訊獲取方式、社會支援途徑和方式、老年人喜歡的活動、上門服務的選擇情況、社會組織分佈情況、患病老人的經濟狀況、及智能設備使用情況。

根據被訪者的需要,本文從醫療費用、養老中心和活動、可承擔服務、資訊傳遞、智能設備、家用電器及家居維修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素,使他們可以在家安享晚年。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Rural Neighbourhood Development Project In Tuen Mun And Yuen Long : Implementation And Achievement, Asia 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Jul 2019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Rural Neighbourhood Development Project In Tuen Mun And Yuen Long : Implementation And Achievement, Asia 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With funding support from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the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APIAS) of Lingnan University collaborated with Tuen Tsz Wai San Hing Tsuen Tsing Chuen Wai Rural Community Service Centre of Yan Oi Tong and Ngau Tam Mei 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ject of the Salvation Army to launch the first batch of professional support team-led (PST) district-based programme: Jockey Club Age-friendly City Project Rural Neighbourhood Development Project (the programme) in April 2018. The programme provided training to residents in Tuen Mun and Yuen Long rural areas to be Rural Befrienders, they were well-equipped with …


蓬瀛仙館 : 探討患有「抑鬱症」長者的服務提供狀況 - 早期防治工作的成效評估,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Feb 2013

蓬瀛仙館 : 探討患有「抑鬱症」長者的服務提供狀況 - 早期防治工作的成效評估,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是次計劃希望全面地評估蓬瀛仙館現時為長者所提供的抑鬱症前期服務,並提出服務建議,作日後改善及發展長者抑鬱症服務之參考,計劃目標如下:

一. 評估機構現時對長者抑鬱症前期服務提供的狀況;

二. 了解服務使用者對長者抑鬱症服務的期望與現時機構提供的前期服務兩者之間的差距,作為日後服務改進以及發展之參考;

三. 對機構提供之長者抑鬱症前期服務提出改善方案,以及為將來機構發展全方位的長者抑鬱症服務提供發展框架;

四. 為機構提供系統性之長者抑鬱症服務評估框架,以便機構日後作定期的服務評估。


如何提升長者的自我增值能力研究計劃, 香港婦女基金會何郭佩珍耆康中心,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Jan 2013

如何提升長者的自我增值能力研究計劃, 香港婦女基金會何郭佩珍耆康中心,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香港婦女基金會何郭佩珍耆康中心致力推動長者老有所為,自我增值。此研究旨在了解中心會員參與班組及義工的情況,並思考如何增加其參與度。中心鼓勵會員從單向接收知識增值至學以致用,但事與願遺,暫時會員傾向只作為服務使用者參加班組,但很少作為服務提供者參與義務工作及自務義工活動。研究指出儘管會員都知道個人在社群的義務,包括伸手助人、弘揚傳統、貢獻社區,但他們都多在乎自身,如時間運用、身體狀況等,少有推己及人,未能從自助跨越到互助而達致增值。在眾多活動的選擇中,他們找不到充分的理由去選擇參與義工服務。研究認為中心在鼓勵服務使用者在接受服務後馬上成為義工的轉變過程中已遇到困難,應將服務使用者循序漸進引導成為服務組織者。研究亦發現中心會員普遍具有高中教育水平和心境年齡年輕的義工活動參與基礎,中心需加強為會員帶來價值觀的改變,讓會員明白義務工作可得到成就、尊重、認同。這些認知有助成為會員參與義工服務的動機,最終促使他們從服務使用者轉變成為服務提供者。

Hong Kong Women Foundation Ho Kwok Pui Chun Social Centre for the Elderly strives to promote active ageing among the elderly to enable them to self-enhancement. The study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participation of the Centre’s members in courses and voluntary works, as well as seeking solutions in promoting their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aforementioned aspects. The Centre encouraged its member to progress from a recipient of knowledge into a wielder of knowledge, but the reality went contrary to the Centre’s wish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mbers tended to act as service users …


Exploratory Study Of Neglect Among Elderly In Hong Kong : A Family Perspective,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The Central Policy Unit,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Mar 2011

Exploratory Study Of Neglect Among Elderly In Hong Kong : A Family Perspective,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The Central Policy Unit,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Elder neglect, instead of abuse, forms an obvious focus in studying changes before irreversible damages are made to the families over time to examine the family cohesion factor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terpersonal or helping relationships among elder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in particular during the time of sickness when an older person requires intensive care. Such occasions reveal the impacts of family dynamic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elder neglect. It is under this background, Family Council and Central Policy Unit, commissioned the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of Lingnan University to undertake the study, in April 2010, with …


Understanding Health Profile Of The Middle-Aged Residents In Tsuen Wan, Tsuen Wan Safe And Health Community, Tsuen Wan Adventist Hospital,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Jan 2011

Understanding Health Profile Of The Middle-Aged Residents In Tsuen Wan, Tsuen Wan Safe And Health Community, Tsuen Wan Adventist Hospital,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Modernization marked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posed various changes to human life as well as the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Improvements in public health care, living conditions, income and the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led to the increases in life expectancy, while in the second half it was improvements in social conditions, health technologies such as antibiotics, and widespread immunization. The existences of advanced medical services effectively get rid of the preval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caused immediate human threats such as Measles and Smallpox.

Given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


中國農村健康水平和健康改善潛力分析 : 格章拉村健康研究,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Deloitte 德勤, 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Jan 2011

中國農村健康水平和健康改善潛力分析 : 格章拉村健康研究,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 Deloitte 德勤, 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中國雲南山區服務研習計劃由德勤中國(香港)和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共同組織開展。該計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研究山村少數民族和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情況。其中包括保護本地獨特文化,在公共教育、衛生和經濟發展方面提供必要的輔助,環境保護,以及作為社區長壽基石的可持續發展。

該計劃於2007年啟動,為期三年,至2010年結束。該三年計劃旨在研究該社區在教育、衛生和經濟方面的需求,並提供必要幫助。在2008年至2009年(計劃第二年),該計劃與嶺南大學亞太老年研究中心合作,在該村進行健康狀況研究,涵蓋該山村社區的衛生條件和初級衛生保健體系。研究通過了解雲南省格章村村民的健康狀況,深入研究中國農村的醫療衛生水平。村民健康狀況體現該村的社會人口統計特點、環境和個人風險因素、問題應對能力以及衛生保健體系的覆蓋情況。調查結果將用於評估村民的健康需求,協助政府提供更合理的醫療衛生服務,並監督健康改善的成果。


Evaluation Study : On The New Mode Of Enhanced Home & Community Care Service Provided By Hong Kong Family Welfare Society,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Jul 2010

Evaluation Study : On The New Mode Of Enhanced Home & Community Care Service Provided By Hong Kong Family Welfare Society,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HKFWS based on the existing mode of service of EHCCS and proposed a new mode with the addition of group rehabilitation component (details of the two modes of services are provided in Chapter 3), aimed to further enhance clients’ levels in physical functioning, cognitive functioning, ability in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quality of life, social engagement and self-efficacy.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are:

(1)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service mode of EHCCS in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in the aforementioned aspects

(2)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service mode …


花花世界:編織鄰里互助網絡及活化下花試驗計劃(第一階段):下花山村居民需要評估報告,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 Jan 2010

花花世界:編織鄰里互助網絡及活化下花試驗計劃(第一階段):下花山村居民需要評估報告,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服務研習處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花花世界-編織鄰里互助網絡及活化下花試驗計劃」共分3 個階段進行,

由2009 年9 月開展到2010 年9 月結束,而是次「下花村村居民需要評估計

劃」為計劃之第一階段,期望為整個計劃殿下基礎。

第一階段的目標如下:

(1) 到村實地考察

(2)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村民的需要及生活概況

(3) 繪製村民房屋分佈圖

(4) 建立住戶資料庫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Elderly Scale' (Hkqolvies) : Research Report,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Blind,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Dec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Elderly Scale' (Hkqolvies) : Research Report, The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Blind,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The project is a pioneer study that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et of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visually impaired elders in Hong Kong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Hong Kong Society for the Blind (HKSB). The study simulated the proced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HOQoL and have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the new scale that contains a total of 43 items which grouped into 6 domains, namely, Health, Subjective Well-being, Family and Community Support, Living Condition, Finan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e study also marked the first taking of HKQoLVIES, which will serve as the benchmark …


「二人三足」鄉郊長者探訪計劃暨鄉郊長者關懷行動 : 鄉郊長者的需要及生活質素調查報告書,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Cheung Ming, Alfred Chan, Hok Ka, Carol Ma, Yuk Yin Fung Jun 2008

「二人三足」鄉郊長者探訪計劃暨鄉郊長者關懷行動 : 鄉郊長者的需要及生活質素調查報告書,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Cheung Ming, Alfred Chan, Hok Ka, Carol Ma, Yuk Yin Fung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本計劃期望能促使長者享有一個「積極樂頤年」,以提升其生活質素。計劃會透過連續性的探訪及兩次大型參觀活動,爲長者提供參與社會的機會。在探訪期間,義工會因應自己的才能及長者的興趣,爲長者安排一些學習班,如:英文、魔術及手工藝等,鼓勵他們終身學習。

另外,義工會透過閒聊的方式,了解長者的需要,從而提供相關的轉介;義工同時會關心長者的健康狀況,如:教導長者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叮囑長期病患者定時覆診等,以保持身體健康。

本計劃的目的可歸納爲以下四個:

  • 透過連續性的探訪,爲屯門鄉郊的獨居和雙老長者送上關懷
  • 在探訪過程中,利用問卷及閒談方式探討鄉郊長者的需要,並提供適當的支援/轉介
  • 爲長者安排參觀嶺南大學及香港國際機場,鼓勵鄉郊長者參與社會
  • 通過一系列的探訪和參觀活動,促進長者和青少年(嶺南大學學生義工)的溝通,從而建立跨代支援網絡

是次的調查主要希望

  1. 探討鄉郊長者的需要;
  2. 量度鄉郊長者的整體生活質素的轉變;
  3. 評估長者和青少年的相互觀感的轉變;及
  4. 了解他們對區內設施的意見和使用平安鐘的習慣。


「長青傳動力」 : 活動計劃成效評估調查, 長青傳動力計劃統籌委員會,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Cheung Ming, Alfred Chan, Yuk Yin Fung Sep 2006

「長青傳動力」 : 活動計劃成效評估調查, 長青傳動力計劃統籌委員會, Asia-Pacific Institute Of Ageing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 Cheung Ming, Alfred Chan, Yuk Yin Fung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德勤會計師行、中華電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及救世軍自2003年在全港5個地區推行試驗性質的跨代服務「長青傳動力」,效果良好;自2004年即將服務地區增至12區,參與的服務團體亦增至4間。至2005年,長青傳動力委員會繼續邀請香港明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以及救世軍合辦「長青傳動力」活動計劃,期望長者能透過參與義工服務繼續貢獻社會,肯定自我的價値;同時,亦期望創造出一個供長者和青少年溝通的平台,讓雙方互相了解,促進長青共融。爲了更有系統地總結過去3年經驗,並規劃日後計劃發展,委員會今年邀請了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硏究中心作服務成效評估,以作回顧前瞻之參考。

爲評估「長青計劃」的成效,本中心推行了一項調查硏究,並因應活動目標及各區同工所提供的量度指標,來探討參加者在以下數方面的轉變:(一)對義務工作的參與、(二)自尊心、(三)長青雙方的互相觀感及(四)社會支援網絡。


Strangers Sharing Space And Lives :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Attitudes Of Single Elderly Persons Living In Shared Accommodation In Hong Kong Public Housing Estates = 「同居共住:長者對合住公共房屋的意見調查硏究」硏究報告, David Rosser Phillips, Cheung Ming, Alfred Chan, Kit Ling Luk Jan 2000

Strangers Sharing Space And Lives :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Attitudes Of Single Elderly Persons Living In Shared Accommodation In Hong Kong Public Housing Estates = 「同居共住:長者對合住公共房屋的意見調查硏究」硏究報告, David Rosser Phillips, Cheung Ming, Alfred Chan, Kit Ling Luk

APIAS Research Report 研究報告

In response to the perceived housing needs of single elderly people, the "Housing for Senior Citizens" Scheme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since the mid-1980s to provide shared housing for unrelated elderly people. Under this scheme, they live together in an apartment unit with individual bedrooms, but sharing certain facilities. This group is fairly numerous and, in Hong Kong in 1998, there were about 110,000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for various reasons,among whom 34,000 were tenants in public housing estates. Despite some advantages, shared living for any age group can however lead to potential problems.

U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