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ccess. Powered by Scholars. Published by Universities.®

Arts and Humanities Commons

Open Access. Powered by Scholars. Published by Universities.®

2010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Societies

Theses & Dissertations

Articles 1 - 2 of 2

Full-Text Articles in Arts and Humanities

《說文》古文與籀文之關係研究, Yan Ho Siu Sep 2010

《說文》古文與籀文之關係研究, Yan Ho Siu

Theses & Dissertations

關於《說文》古文與籀文的關係,以學者王國維(1877-1927)的說法影響最 大,王氏於其研究中數次提到「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的論點,即認為古文與 籀文為兩種不同的文字體系,兩者無甚關係。近代學者何琳儀(1943-2007)則持 不同的見解,何氏嘗試以古、籀文相同的文字為例,嘗試證明兩者並不能全然劃 分,何氏更指出,籀文可能是古文的源頭,於戰國時期,古、籀文才劃分成兩個 體系。

《說文》古、籀文的關係,仍未有具體清晰的結論。由此,本論文以《說文》 古文與籀文為研究核心,運用比對與統計的方法,嘗試分析及釐清兩者之間的關 係。本論文所採用的「字符、部件比對法」,先將古、籀文分別拆分成構意最小 的部件,並歸納出「個體字符」、「複合部件」與「基礎部件」三批材料,再將古、 籀文的資料相互比較分析,嘗試從最仔細的部件著手,分析古、籀文之間的異同 與關係。除古、籀文的直接比對外,本論文會利用依從「字符、部件比對法」所 分拆出的古、籀文材料,與三批不同的文字材料比對,三批材料分別為西周金文、 戰國文字,以及《說文》小篆,嘗試以不同時代的文字為佐證,並統計當中的數 據,以進一步展示《說文》古、籀文的異同之處,並探討兩者與西周金文、戰國 文字,以及《說文》小篆的關係。


中國當代故事新編小說研究 (神話傳說類), Wenjun Jiang Jan 2010

中國當代故事新編小說研究 (神話傳說類), Wenjun Jiang

Theses & Dissertations

魯迅《故事新編》開創了現當代故事新編小說的先河,亦為後世有關此文類的創作奠下了穩固的基礎,在文學史上形成了重要的流派,其重要性與獨立創作一樣應得到重視。 本論文以神話與文學的研究方式為基礎,研究神話傳說類故事新編小說在 當代作家的創作下如何表現出創新意義。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主要探討神話傳說類故事新編小說的特質,以釐定本文的研究範圍;第二章是對神話傳 說類故事新編小說在現當代的發展作概觀式介紹,以及顯示個別作家在故事新編創作上的貢獻;第三章是神話類故事新編小說研究,本文選取五個有關神話人物的改編文本(馬彬〈神農〉、劉以鬯〈盤古與黑〉、董啟章《少年神農》、李 碧華〈嫦娥〉和葉兆言《后羿》),探討作家如何改變神話人物的形象,以達到新編的效果;第四章是白蛇傳故事的故事新編研究,本文以人妖戀的角度,研究不同文本(劉以鬯〈蛇〉、孔慧怡〈雷峰塔〉、李碧華《青蛇》、和李銳及蔣韻 《人間》)對傳說的新編方式,如何表現出故事新編獨特的一面;第五章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新編研究,本文疏理出傳說忠貞愛情形象,並以此為基礎, 比較不同文本(張恨水《梁山伯與祝英台》、李碧華〈梁山伯自白書〉及〈祝英 台自白書〉、孔慧怡〈梁祝無恨〉和李馮〈梁〉及〈祝〉)對愛情主題的重新演繹;第六章則以文體討論的形式為基礎肯定故事新編小說的價值作結。